位于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起始部。皮肤由髂腹下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分为脂肪层和膜性层。前者以脂肪组织为主,其厚薄亦因人而异;
后者以纤维组织为主,在腹股沟韧带下方一横指附着在阔筋膜。两层之间有腹壁浅动静脉、肋间动静脉(下位)及皮神经经过。上述由浅入深之腹壁肌由第6至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前支支配。
穴位的内上方深部,腹肌的深面,有从髂外动脉发出的腹壁下动脉,并有静脉伴行。腹股沟下方,有股三角,其内有股动、静脉和股神经。
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循脾经向腹部冲行。运化脾土。
腹痛、疝气、带下、小便淋沥、产后血崩、白带异常、气喘、小儿抽筋等。
冲门穴,健脾化湿,理气解痉。
冲门穴配大敦穴治疝气。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冲门穴,直刺0.5-1寸,避开动脉血管,腹股沟酸胀,可扩散至外阴部。
冲门穴,艾条灸10-20分钟,艾炷灸3-5壮。
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冲门穴,用力方向由内向外,每次30秒左右,每日可多做几次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