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伯突发疝嵌顿
近日,我院普外科成功为98岁高龄的患者钟老伯行腹股沟疝手术治疗。钟老伯有腹股沟疝病史,几年前小腹出现包块约鹌鹑蛋大小,咳嗽时肿块有增大,平卧或按压后肿块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没有在意。上个月,钟老伯明显感觉包块有增大,有疼痛感,其儿子便带他到我院就诊。
外科副主任医师曹学军为钟老伯查体时发现,患者右下腹股沟区可见一约10cm*20cm大小的包块并右侧阴囊肿胀,压痛明显。诊断为腹股沟斜疝,需立即手术以防止肠管坏死。在严格执行报告流程后,立即为患者施行了右腹股沟嵌顿性斜疝修补术,手术顺利完成。考虑到钟老伯为高龄患者,基础疾病较多,术后加强监护治疗。经医护人员的合理治疗与精心护理,钟老伯身体逐渐恢复,于术后8天顺利出院。
腹部CT疝气拖延可致肠坏死
所谓疝气,是指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位置,通过身体内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通俗的比喻,就是位置“跑偏了”。
腹股沟疝是疝气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症状是腹股沟(大腿根部)或阴囊部有包块,随着疾病进展,突出于体表的腹股沟区包块通常会越来越大而引起腹部不适、疼痛、腹胀等。如果疝气的包块突然增大且伴有明显疼痛,经手法不能复位时,说明已经发生嵌顿。这时如果不及时治疗,疝块就会慢慢变硬出现明显压痛,严重时可能发展为剧烈腹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等。长时间嵌顿可能发生肠坏死,不仅难以手术治疗,而且严重时可导致生命危险。疝气修补消除隐患
很多老年患者都会有认为自己年龄大,身体素质也不好,目前疝症状也不严重,能不手术就不手术的想法。这是对疝的认识存在误区,老年人是疝的高发人群,而且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疝病在发生之初,症状不重,但随着病程延长,各种症状逐步会显现,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影响逐步加重,一味拖延,手术风险会成倍增加。年龄越大,一旦发生急性并发症,后果更严重。曹学军主任提醒,一旦发现疝气,医院就诊。对于少数不严重的疝气,可由专科医生进行手法复位。不过,如果无法手法复位形成嵌顿,手术治疗是唯一方法。疝虽小,尽早治。
切记:勿以疝小而不为!
医院普外科疝气手术
目前,医院普外科可开展多种疝手术方式:
1、小儿经外环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
2、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补片修补术(TAPP);
3、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P);
4、腹腔内补片置入术(IPOM);
5、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
END
编辑:宣传科审核:普外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已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