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疝”是什么?
医学上讲的“疝”,就是老百姓通常所说的“小肠气”或“疝气”,是因为人体某个部位薄弱(常见的是腹股沟区),导致腹腔内的脏器经薄弱区突出,从而形成疝。
发生疝的病因:
①腹壁强度降低:先天的孔隙、缺损、薄弱区,如腹股沟区、肚脐部位等,老年人腹壁的肌肉强度降低,腹壁外伤导致腹壁肌肉损伤等都是发病的因素。
②腹内压增高:如慢性咳嗽(尤其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慢性便秘、排尿困难、晚期妊娠、重体力劳动、举重、婴儿经常啼哭、腹水、腹腔内巨大肿瘤等。
腹股沟疝,就是发生在腹股沟区的“疝气”,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变。
二
外在表现
有的人在无意中或在劳动过程中发现腹股沟区一肿物,会有坠胀感,腹部用力的时候,如咳嗽、憋气时增大,平卧位或轻轻按压可回缩消失。
若没有及时治疗,疝可逐渐增大,男性可进入阴囊中,表现为阴囊中一肿物,并日益增大。
注意辨别
但以下的疾病跟疝气的外观表现相似:
1、阴囊鞘膜积液。本病也可表现为阴囊内有不能回缩的肿块,用手电筒在此肿块后方照射时,可发现肿块能透光,但成人的疝气是不能透光的。
2、交通性鞘膜积液。外形与阴囊鞘膜积液相似,也是透光的,交通性鞘膜积液在清晨起床时常看不到肿块,起床互动一段时间后才慢慢出现,并逐渐增长。平卧或挤压肿块,因积液回流入腹腔内,肿块可逐渐缩小。
3、睾丸下降不全。患者可检查阴囊的双侧睾丸,若只有一侧有睾丸,要警惕本病。
三、形成原因
对于男性而言,阴囊也是常见部位,对于女性而言,大阴唇处是常见部位。
原因是腹股沟区域连接腹部和生殖区域,这个地方有一些薄弱处。
男性的睾丸,精索等,都是腹腔器官,是从腹腔降到阴囊里面的,下降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薄弱点。
对于女性,虽然卵巢没有从腹腔降到生殖区域,但是也会下降,并且一些韧带会从腹腔穿出到大阴唇处,也会有薄弱区。
最常见的薄弱区就是腹股沟管,这里面包裹着男孩的精索,女孩的圆韧带等,如果这个管闭合的不好,那腹腔内压力大时,就可能把肠道压到这个管里面,向外凸出。
嵌顿疝是腹股沟疝气的一种:由于缺损处(疝环)周围组织的收缩,卡压了由此突出的肠管,使其不能回到腹腔内,嵌顿引起肠管缺血坏死,导致生命危险,此时往往需要急诊手术治疗。
四
治疗方法
一旦发病,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大多数疝患者都需接受手术治疗。
治疗原则
1岁以内的小儿疝一般可暂不手术,通畅用棉束带捆绑堵压腹股沟管内环,阻挡疝块突出,让发育中的腹直肌有加强的机会。
1岁以上的小儿疝气可以微创治疗,一般无需放置补片。
成年人在腹壁的薄弱部位内部放置疝修补材料,加强腹壁功能,修补缺损部位,达到治疗目的。
传统的疝修补术
在腹股沟疝部位开一个3-5cm切口,在直视下放置疝修补材料。术后的一段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微创条件下疝修补手术
在腹壁建立三个小切口,每个切口0.5-1cm,经腹壁在腹壁的薄弱区放置疝修补材料。相比起传统的疝修补术,微创手术带来的创伤更少、恢复更快!
医院胸普外科专家表示:疝气不是“气”,而是病,疝的类型也有很多种,按疝内容物进入疝囊的情况不同,可分为易复发疝、难复发疝、嵌顿形疝、绞窄性疝……等。
需不需要立即做手术、采取什么手术方式,应由专业医师结合发病情况进行判断,因此,一旦患上疝气,应医院求医,及时对症治疗、避免病情恶化,消除痛苦。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