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先天性异常,有家族性,但在医学上并无遗传证据的疾病。它是由于腹股沟或睾丸附近有一称为腹膜鞘状突的构造先天闭合不全,形成与腹腔相通的“疝气袋”,使得腹腔內之水、肠、网膜或卵巢、膀胱有机会掉入袋中,而在下腹部、阴囊或大阴唇上方形成一鼓起肿块,俗称“疝气”、“小肠气”、“坠肠”等等。今天我们医院儿外科主任祁泳波教授带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关于“小儿疝气”的那些事。
小孩得了疝气,一般都由小孩父母最先发现,小孩用力、运动、咳嗽、哭闹或大便时,腹腔內容物被推进“疝气袋”內,即在腹股沟或阴囊处形成一突出肿块,当小孩躺下或不用力时,肿块又逐渐消失。一般情形下不很疼痛,若发生嵌顿,內容物无法回到腹腔內,血液循环受阻,久之发生缺血坏死,此时小孩会腹痛、腹胀、哭闹不安,需紧急手术,否则可因內容物坏死,引起腹膜炎,败血症而发生生命危险。
手术指征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最好方法是手术,有三种情况
①一般情况,在出生6个月以后尽早手术,因6个月内有自愈的可能;
②疝块较大,长期突出的及早手术;
③嵌顿或绞窄疝应立即手术。手术方法与成人不同,小儿腹股沟斜疝只做疝囊高位结扎,不做修补和成形,手术很简单,效果良好。小儿腹股沟斜疝还可以用腹腔镜行疝囊高位结扎,主要适用于双侧疝。
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的最新观念是手术年龄提前了,主张出生后6个月尽早手术,其理由是:
①疝块反复出现还纳或长期压迫精索,影响精索血液循环,影响睾丸发育;
②疝块随病程而增大,增加手术难度;
③疝块可嵌顿或绞窄威胁生命。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误区:①疝带疗法,即称卡子,一般不用,使用疝带长期压迫使局部肌肉萎缩粘连,给手术带来困难。
②注射疗法,绝对不可取。盲目注射硬化剂可引起睾丸萎缩、隐睾、肠粘连肠坏死等严重后果。
手术之前应该如何护理?
01
术前注意保暖,须预防感冒、咳嗽。
02
术前清洗术区皮肤,特别是皮肤皱褶处。
03
消除导致腹内压升高的因素,避免咳嗽,便秘等因素。
04
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粗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05
注意休息,特别是疝块比较大的患儿。
06
注意腹部情况,若患儿出现明显腹痛,伴疝块突然增大,紧张,发硬且触痛明显,不能回纳腹腔,应警惕嵌顿疝的发生,应立即告之医务人员。
07
若为嵌顿疝及绞窄性疝需紧急手术。
手术之后应该如何护理?体位:
麻醉未清醒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吸,清醒后取一般平卧位,使髋关节微屈,以减少切口张力。
饮食:
麻醉未清醒前禁食,麻醉完全清醒后先给予少量水喂养,观察有无恶心呕吐,无恶心呕吐方可给流质饮,待肠道恢复正常,即排气排便后,遵医嘱恢复正常饮食。
活动:
适度活动,避免激烈运动。
防止腹内压增高的因素,避免咳嗽,便秘等因素。
预防阴囊水肿:
可用丁字带或棉垫将阴囊托起,并用50%硫酸镁湿敷。
预防切口感染: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监测体温变化及局部有无红肿,疼痛。遵医嘱,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手术预后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微创方法手术治疗,手术切口仅几个毫米,术后几个小时即可以恢复饮食,可以下地活动。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术后复发率低,约1%。若发生疝气复发,需再次手术治疗。
本文来源于胶州市妇幼保健院,转载只为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的位置